您好,欢迎来到重庆工商大学党政干部培训中心官方网站!上重庆干部培训班
干部培训中心
重庆干部培训高校基地
023-6276-2687
136-5761-5475
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新闻

以党的全面领导筑牢高质量发展制度根基

点击数:442 时间:2025-11-25 作者:重庆工商大学
出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强调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文化传承发展、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上善作善成。这一部署的核心要义在于:党的全面领导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必须通过完善制度体系、强化落实机制,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提供坚强政治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阶段,也是天津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决定性时期。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共天津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立足“两个大局”、紧扣国家战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明确提出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强调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文化传承发展、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上善作善成。这一部署的核心要义在于:党的全面领导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必须通过完善制度体系、强化落实机制,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提供坚强政治引领和制度支撑。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实现“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

  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既是应对风险挑战的“压舱石”,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定盘星”。天津在“十四五”时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充分证明,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确保发展航船行稳致远。进入“十五五”时期,面对更为复杂的内外环境,必须进一步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高质量发展定向领航。

  (一)党的全面领导是高质量发展的政治前提和制度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党的领导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统一性。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需要统筹兼顾、系统推进,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确保发展方向不偏、战略定力不减,将新发展理念贯穿始终。

  从制度逻辑看,党的全面领导能够实现全国一盘棋的战略统筹,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显著优势,其核心在于坚持党的领导与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有机统一。天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发展定位不仅关系自身,更关乎国家战略全局。市委全会强调“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正是通过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将地方发展融入国家战略,实现区域优势互补、资源优化配置。这种制度优势在“十四五”时期已充分彰显:深入实施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推动天津在智能制造、科技创新、绿色转型等领域取得突破,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十四五”时期天津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彰显党的领导伟力

  “十四五”时期是天津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世纪疫情冲击和复杂经济环境,市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党的全面领导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将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作为总抓手,推动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在产业升级方面,深入实施制造业立市战略,着力深化科技创新、产业焕新,空客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长城汽车天津基地等重大项目落地投产;在协同发展方面,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天津中心挂牌运行,京唐城际铁路、津兴城际铁路通车运营,“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在民生改善方面,聚焦就业、增收、“一老一小”等民生实事,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中央肯定的优异答卷。

  这些成就的取得,根本在于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十四五”时期,市委建立“一把手”抓高质量发展责任制,将“十项行动”分解为具体任务,实行清单化、机制化推进;各级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大战大考中冲锋在前;广大党员干部践行“三严三实”作风,以钉钉子精神推动政策落地。实践充分证明,党的全面领导是战胜一切困难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

  (三)“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对党的领导提出更高要求

  市委全会指出,“十五五”时期天津要“坚持走内涵式发展路子,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文化传承发展、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上善作善成、见行见效”。这一目标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对党的领导能力提出了系统性考验。从外部环境看,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天津作为外向型经济城市,面临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外贸出口波动等风险,亟须统筹发展和安全;从内部发展看,新旧动能转换任务艰巨,科技创新策源能力不足、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问题亟待破解,需要以“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升质量”推动内涵式发展。

  应对这些挑战,必须进一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通过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十一个更好统筹”落地见效,落实清单化、机制化推进要求。其中包括更好统筹增强战略谋划力和战役战术执行力,强化“十五五”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更好统筹深度融入和积极引入两个抓手,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更好统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全会提出的“到2035年基本建成高质量发展、高能级改革开放、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高水平安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目标,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二、完善制度体系,以党的全面领导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制度支撑

  制度优势是赢得战略主动的重要保障。市委全会围绕“十五五”目标任务,聚焦“坚持走内涵式发展路子”“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核心要求,对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作出全面部署,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系统完备的制度保障。

  (一)健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落实机制

  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核心,必须把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一是完善政治引领机制,建立党的创新理论常态化学习机制,将贯彻落实情况纳入政治监督范畴,对“十项行动”等重大战略任务实行清单化分解与动态跟踪。二是强化战略统筹机制,立足国家发展全局,在科技创新领域推动创新平台共建,在产业协作领域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布局,在生态环保领域深化污染联防联治,共同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三是构建闭环落实机制,建立从部署到反馈的全链条工作流程,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等关键领域制定专项行动方案,明确“科技创新、产业焕新”等重点领域和关键任务,由领导干部牵头推进。

  (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体系

  经济工作是党的中心工作,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需构建系统的制度框架。在科技创新领域,创新科研攻关组织方式,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设科技成果交易平台,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在改革开放领域,落实“三增三量”要求,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完善资源要素高效利用机制;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健全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优化营商环境制度供给,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同时提升开放平台服务能级,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在民生保障领域,健全就业促进与收入增长机制,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服务网络,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三)构建全面从严治党保障机制

  全面从严治党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决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一是完善干部队伍建设制度,树立实干实绩用人导向,建立多维度考核评价体系,将清单化、机制化推进任务落实情况纳入考核,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二是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任务分解、责任明确、动态管理的工作方法,推动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一线,精准掌握实际情况,解决发展难题。三是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机制,深化政治巡视巡察,实现重点领域监督全覆盖;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聚焦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整治,持续净化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态。

  三、抓好落实机制,把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实际效能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必须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通过构建责任明确、协同高效落实机制,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实效。

  (一)构建分级负责的责任落实体系

  高质量发展是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组织协同发力,建立分级负责的责任体系。在顶层设计层面,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全局,定期召开调度协调会议,统筹解决要素保障问题;在部门协同层面,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对涉及多领域的任务实行牵头负责与协同配合相结合,形成工作合力;在地方实践层面,立足资源禀赋,找准发展定位,细化落实举措;在基层落地层面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精准掌握企业经营状况和群众实际诉求,组织动员党员群众参与发展实践,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二)完善监督考核与激励创新机制

  科学的考核激励是推动落实的重要手段,要构建考核与激励相结合的闭环体系。一是建立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体系,围绕“十项行动”设置多维度考核指标,合理分配权重,引导各级干部聚焦高质量发展核心任务。二是建立常态化监测评估机制,对重点任务进展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对推进不力的及时督促整改。三是健全激励与容错机制,树立“干字当头、实字托底”的实干导向,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改革创新中出现的失误予以容错,鼓励干部担当作为。

  (三)创新协同联动的统筹协调机制

  党的领导优势在于集中力量办大事。要通过多方面协同机制形成发展合力。深化跨区域协同联动,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产业协作与创新资源共享;落实统筹发展要求,统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机制,在重点产业链建立党组织,整合政策、人才、资金等资源,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产能提升,培育优势产业集群。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既是一场关乎发展全局的战略实践,也是一次检验党性修养的政治历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必须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系统思维破解难题,以制度建设强化保障,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将“十五五”宏伟蓝图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的生动实践。

  (作者分别为中共天津市委党校政治学与统战理论教研部主任、教授,中共天津市委党校政治学与统战理论教研部副教授;均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相关:

本文地址:https://www.ctbupx.cn/szxw/29602.html
最新文章
  • 023-6276-2687
  • 136-5761-5475
  • 574888563@qq.com
  • 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19号
  • 关注我们

  • Copyright © 2018-2025 重庆工商大学干部培训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渝ICP备18017634号-7 联系我们
    重庆干部培训重庆干部培训基地重庆工商大学干部培训重庆干部培训大学重庆干部培训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