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的加速演进与生态系统的持续退化,使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和国际共识。绿色转型已从危机应对上升为推动全球经济结构重塑的核心力量。在这一全球性转型浪潮中,全球南方国家由于资金、技术和治理能力的不足,仍面临“发展不足”与“生态脆弱”的双重困境。在此背景下,核心问题在于:全球南方如何在绿色转型中走出自己的文明道路?如何把生态文明理念转化为共建共享的国际合作机制?又如何以生态文明为支点,从被动适应走向主动引领?
全球南方国家当前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在生态压力与发展诉求之间取得平衡。现实挑战清晰而沉重。全球南方国家既要解决发展赤字,又要承担全球减排责任,多数国家面临能源转型资金不足、技术瓶颈明显、治理机制碎片化等多重困境。全球南方国家也拥有历史机遇。究其根本,全球南方长期深陷“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模式的桎梏,打破这一困境的关键在于确立以生态文明为引领的发展范式。
第二个问题,是如何把生态文明从理念转化为有效的合作机制。过去10多年间,中国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核心,实现了经济高质量增长与碳强度持续下降的双突破。中国以实际行动表明,生态文明并非经济发展的约束,而是可持续繁荣的新动能。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的发展道路是正确而具有前景的。将生态文明建设嵌入国家治理和社会转型进程,将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区别于传统工业化模式的现代化发展路径。生态文明的核心并非单纯推广绿色产业,而在于以新的文明理念重塑发展逻辑,在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寻求平衡,使可持续性成为发展的内生目标。这种文明自觉既要求发展权与生态责任的统一,也要求更高水平的制度协同与国际合作。
第三个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推动全球南方国家由绿色治理的“响应者”转变为“规则共建者与引领者”。全球南方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正在从局部项目走向系统化发展,成为区域治理与全球合作的重要力量。要实现从“参与”到“引领”的跃升,需在制度、标准和技术三方面深化合作。当全球南方国家在制度共治、标准共融、数字赋能上实现突破,生态文明将不再只是应对危机的策略,而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全球治理模式变革的新动力。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新闻资讯
开班动态
方案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