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重庆工商大学党政干部培训中心官方网站!上重庆干部培训班
干部培训中心
重庆干部培训高校基地
023-6276-2687
136-5761-5475
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新闻

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点击数:212 时间:2025-11-11 作者:重庆工商大学
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为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作为科教资源富集省份,陕西肩负着加快建设西部科技创新高地的战略使命。面对新的历史机遇,陕西要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更强的担当,加快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平台支撑、制度变革的协同推进,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打造智能引擎。  做强创新平台,构建“人工智能+”发展高地。平台是创新的基石,是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智能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今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全面推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为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作为科教资源富集省份,陕西肩负着加快建设西部科技创新高地的战略使命。面对新的历史机遇,陕西要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更强的担当,加快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平台支撑、制度变革的协同推进,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打造智能引擎。

  做强创新平台,构建“人工智能+”发展高地。平台是创新的基石,是聚合资源、孵化产业的核心载体。要着力做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强化其“策源—链接—孵化—转化”功能,形成从科学研究到成果转化、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支撑体系。可依托西安雁塔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中心,推动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培育的深度融合,完善“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联动机制,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提供系统性支撑。同时,要依托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科研力量雄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省级人工智能研究院和智能制造联合实验室,重点攻关智能芯片、基础算法、大模型训练、智能控制等关键技术,打造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高地。要以平台为核心,构建开放共享的创新生态。支持大型企业开放数据与算力资源,为中小企业和创业团队提供“轻量化接入”“模块化开发”的支撑环境,降低创新门槛,形成“众创、众研、众测”的创新格局。依托秦创原平台,加快在关中、陕北、陕南形成多点联动的人工智能产业带,推动科研成果就地转化、本地落地。

  聚焦代表性行业,推动人工智能深度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产业。陕西要紧紧抓住人工智能这一新引擎,聚焦制造业、能源业、农业、文旅教育等代表性行业,以典型示范带动全局升级。制造业是陕西的传统优势产业。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人工智能+制造业”深度融合,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智能产线、数字车间。要重点支持西安、咸阳、宝鸡、渭南等地的装备制造、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建设,鼓励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联合创新中心,推动智能机器人、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预测性维护等新技术落地应用。要通过人工智能提升生产效率、优化供应链管理、强化质量控制,构建陕西智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能源产业是陕西的优势产业,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领域。要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能源”应用,建设智能风电场、智慧矿山、智能电网等项目。利用AI技术对能源开采、储运、调度进行动态优化,提升能源利用率和安全性。支持延安、榆林建设智慧能源产业示范区,推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形成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能源体系。文旅与教育领域同样是人工智能赋能的潜力高地。要以“AI+文化旅游”塑造“数字长安”等文旅品牌,推广沉浸式体验、机器人讲解、虚拟展演等新业态,推动文旅资源的数字化再造。教育领域要深化“AI+教育”改革,推动个性化教学、智能评测、虚拟实验室建设,让人工智能成为教育公平与素质提升的有力支撑。

  强化制度供给,夯实人工智能发展根基。技术创新离不开制度创新的支撑。陕西要在组织体制、要素配置、评价机制、风险治理等方面持续发力,完善“人工智能+”发展的制度保障。在组织体制上,要强化统筹协调,统筹推进规划、标准、监管等工作。各地应根据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制定差异化人工智能发展路线,形成分工协同、错位发展的良好格局。在要素配置上,要加快完善数据资源管理体制,构建“省级数据要素市场”,推动数据确权、开放、流通和交易。要统筹建设省级算力调度平台,打通政务、科研、企业算力资源壁垒,提升算力使用效率。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加强高校人工智能学科建设,设立人工智能专项人才基金,推进产教融合,培育既懂算法、又懂产业的复合型人才。在评价机制上,要建立多维度智能产业发展考核体系,突出科技创新贡献率、社会服务能力和绿色发展水平,形成以质论效的评价导向。对“人工智能+”创新项目实行包容审慎监管,完善试点示范、容错纠错机制,激发基层探索、创新活力。在风险治理上,要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伦理与安全问题,建立模型安全审查、算法可解释性评估和数据隐私保护机制。

  营造开放生态,激发区域协同发展动能。深入推进“人工智能+”,需要营造开放生态。要坚持“引智”“引技”“引资”相结合,推动人工智能生态体系开放发展。陕西要积极融入国家人工智能创新体系,加强与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地在算力互联、技术共研、人才互通方面的合作,建立“西部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共享标准、平台与数据资源。同时,要鼓励民营企业、科研团队、社会组织广泛参与人工智能创新,营造市场驱动、社会协同、政府引导的良性生态。要加快引进国内外人工智能龙头企业落地陕西,带动上下游产业链配套发展。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科技交流合作,推动人工智能在能源管理、交通运输、文化交流等领域的国际应用,提升陕西人工智能的全球影响力。

  坚持以科技生产力逻辑引领高质量发展。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视角看,人工智能不仅是技术革命的产物,还是生产力结构重组的新形态。它通过重构生产工具、生产过程与生产关系,加速了人类从经验劳动向智能劳动的转变,推动社会生产力实现质的跃升。陕西发展人工智能,既要看到技术的“工具理性”,又要把握其“价值理性”,实现技术创新与社会发展的协调统一。要在“人工智能+”行动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智能化成果更多惠及中小企业、基层治理和公共服务。推动人工智能在医疗、教育、养老、交通等民生领域的普惠应用,让科技进步真正转化为群众可感的幸福增长点。陕西拥有雄厚的科技底蕴、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广阔的创新空间。只要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持续深化改革、勇于创新,就一定能够在全国“人工智能+”布局中实现跨越式突破,打造具有陕西特色、时代引领的人工智能发展高地,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篇章贡献新的智慧与力量。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相关:

本文地址:https://www.ctbupx.cn/szxw/29484.html
最新文章
  • 023-6276-2687
  • 136-5761-5475
  • 574888563@qq.com
  • 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19号
  • 关注我们

  • Copyright © 2018-2025 重庆工商大学干部培训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渝ICP备18017634号-7 联系我们
    重庆干部培训重庆干部培训基地重庆工商大学干部培训重庆干部培训大学重庆干部培训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