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重庆工商大学党政干部培训中心官方网站!上重庆干部培训班
干部培训中心
重庆干部培训高校基地
023-6276-2687
136-5761-5475
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新闻

打造农业特色产业集群 加快高水平农业强省建设

点击数:452 时间:2025-10-17 作者:重庆工商大学
业产业化水平”。农业特色产业集群作为驱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组织形式,具有资源要素集聚、地域特色明显、辐射带动能力强等特点,不仅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有效途径,更是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一招。  深刻认识打造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的重要意义。一是有助于发挥协作效应,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在农业特色产业集群中,各类经营主体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积极发展生态养殖,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食品细加工,做足做活‘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文章”。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农业特色产业集群作为驱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组织形式,具有资源要素集聚、地域特色明显、辐射带动能力强等特点,不仅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有效途径,更是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一招。

  深刻认识打造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的重要意义。一是有助于发挥协作效应,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在农业特色产业集群中,各类经营主体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形成了一个紧密相连的有机整体。从成本端看,能够吸引大量同类或相关产业的企业聚集,形成庞大的生产规模,企业可通过集中采购原材料、生产设备等,获得更强的议价能力,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从效率层面看,各经营主体可共享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避免了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实现资源高效配置。此外,经营主体间的地理邻近性促进了信息、技术和人才等关键要素的快速流动,极大提高了生产经营效率。二是有助于激发创新效应,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农业特色产业集群能够为企业创新提供肥沃土壤和良好平台。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促进科技交流与合作,产业集群能够依托相对紧密的组织形式搭建技术交流与合作的桥梁,集群内企业、科研机构、合作社等主体通过共建研发平台、共享技术成果、共育专业人才,推动农业科技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另一方面,可以持续推动产业升级。“抱团发展”的各类经营主体有助于推进新型生产工艺、开发新产品,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需求,进而带动整个产业体系转型升级。三是有助于彰显品牌效应,提升产业竞争力与市场影响力。区域品牌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能够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个性化农产品的需求,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产业集群通过统一生产标准、整合营销渠道、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实现品牌赋能效应,降低推广成本,同时通过差异化竞争形成“区域公用品牌+企业知名品牌”的品牌矩阵,有效提升产业的整体形象和市场影响力。

  吉林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在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进程中,应以打造农业特色产业集群为依托,着力构建以“镇域集聚—主体引领—品牌塑造—保障支撑”等为核心的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体系,形成产业联动高效能、主体带动高动能、品牌推广高势能、保障护航高韧性的良好局面,为推进农业强省建设筑牢根基、注入动力。

  强化县域统筹发展,推进镇域产业聚集。镇域作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重要节点,在农业产业发展中具有独特的纽带作用。《国务院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发挥镇(乡)上连县、下连村的纽带作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设以镇(乡)所在地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应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合理规划镇域产业布局,引导相关产业向镇域集中,加快要素聚集和业态创新,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产业发展。着力打破镇域之间的行政壁垒,强化县域统筹发展,通过建立县域产业联盟、开展产业合作项目等方式,促进各镇域产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培育“头雁”主体,构建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农业企业作为连接市场与农户、贯通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具有强大的资金、技术和市场优势,是农业产业集群的核心主体、“头雁”主体。一方面,应加大对农业“头部”企业、“链主”企业、“旗舰”企业等的培育力度,拓宽融资渠道,简化融资程序,帮助企业做大做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带动能力。另一方面,要构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订单农业、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多样化模式,促使企业、合作社、农户等经营主体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

  共建区域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农产品区域品牌是农业特色产业集群的重要标志。应坚持政府主导和企业主营的双轮驱动,全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区域品牌。政府应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侧重于区域公用品牌的打造与整体调控,制定区域公用品牌发展战略和规划,积极调动龙头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参与品牌建设的积极性,同时加强品牌保护和监管。企业要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参与制定并严格执行农产品生产规范,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保证产品品质符合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对品牌的预期,为扩大农产品区域品牌影响力贡献力量。

  完善保障机制,激发产业内生动力。政策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保障。为此,一是强化资金保障,增加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专项资金设立和使用力度,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财政补贴和奖励。二是优化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产业集群的信贷支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解决企业融资难题。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活环境,为农业产业集群发展提供良好的硬件支撑。

相关:

本文地址:https://www.ctbupx.cn/szxw/29290.html
最新文章
  • 023-6276-2687
  • 136-5761-5475
  • 574888563@qq.com
  • 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19号
  • 关注我们

  • Copyright © 2018-2025 重庆工商大学干部培训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渝ICP备18017634号-7 联系我们
    重庆干部培训重庆干部培训基地重庆工商大学干部培训重庆干部培训大学重庆干部培训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