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重庆工商大学党政干部培训中心官方网站!上重庆干部培训班
干部培训中心
重庆干部培训高校基地
023-6276-2687
136-5761-5475
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新闻

从党史中汲取改进文风的智慧和力量

点击数:259 时间:2025-09-16 作者:重庆工商大学
关乎党群干群关系,关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始终高度重视文风建设问题,不断以良好的文风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许多领导人既是党的优良文风的倡导者,也身体力行践行党的优良文风,很多文章、讲话是优良文风的典范。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毛泽东充分肯定“很简单的一些标语、图画和讲演,使得农民如同每个都进过

  1

  本刊编辑部:重视和不断改进文风,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我们在文风建设上积累了宝贵经验。从党的光辉历程看,我们党的文风建设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陈理:文风是党的作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党的形象,关乎党群干群关系,关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始终高度重视文风建设问题,不断以良好的文风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许多领导人既是党的优良文风的倡导者,也身体力行践行党的优良文风,很多文章、讲话是优良文风的典范。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毛泽东充分肯定“很简单的一些标语、图画和讲演,使得农民如同每个都进过一下子政治学校一样,收效非常之广而速”。在古田会议决议中,毛泽东提出标语口号要适应不同对象、不同时间采取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强调“到一个地方要有适合那个地方的宣传口号和鼓动口号”。在中央苏区,毛泽东提出做群众工作“宣传言词要非常通俗”,使“群众一体明白”,要求“报告的内容要有切实的材料与意见,只讲空话的报告要取消”。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毛泽东先后发表《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等重要著作,全面论述了关于文风建设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鲜明提出反对党八股,倡导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文风。在扩大的七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要求写文章要讲逻辑、讲文法、注意修辞,后来又强调文章和文件都应当具有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强调“开会要开小会,开短会,不开无准备的会。会上讲短话,话不离题”。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专门批评了“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等现象,指出“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建议抓一下这个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把文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中央八项规定,明确提出“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提高会议实效,开短会、讲短话,力戒空话、套话”,“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最重要的是要抓好落实,言必行、行必果。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聚焦作风建设,从解决“四风”问题延伸开去,努力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努力改进学风文风会风,加强治本工作,使党的作风全面纯洁起来。纵观我们党加强文风建设的实践和积累的宝贵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鲜明特点。

  坚持从党和人民事业战略高度看待文风问题。文风不是小事,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风。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以严谨鲜明的学风文风作支撑,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充满着思想性、革命性、战斗性,彰显真理光芒和思想伟力,感召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实现崇高理想而不懈奋斗。我们党从成立伊始,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旗帜上,始终从党的性质宗旨、使命任务的战略高度看待文风问题。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撰写的《延安〈解放日报〉发刊词》就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就是本报的使命。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充分肯定改进作风、学风、文风对推进党的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强调“整顿三风搞得好不好,对目前,对将来,对领导整个革命,关系很大,我们一定要下决心把这样的事做好”。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也把拿笔杆作为领导干部开展工作的一种重要方法,强调办好地方报纸,要更结合实际,更切合群众需要,更通俗活泼。在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中央八项规定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要定规矩,这是很重要的规矩。制定这方面的规矩,指导思想就是从严要求,体现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坚持从人民立场出发对待文风问题。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体现在文风上,要求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反映群众呼声,体现群众意愿,满足群众需求,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指出:“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否则就等于下决心不要人看,不要人听。”毛泽东充分肯定《解放日报》自1942年4月改版后的进步,主要体现在“摸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系统阐发了文艺要为最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以及如何去服务的根本问题。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信息发达、信息繁杂,越要把实践和基层当作最好的课堂,把群众当作最好的老师,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要用群众耳熟能详的语言、喜闻乐见的形式、普遍认可的道理、有目共睹的事实教育引导群众,既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解决文风问题。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好的文风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毛泽东鲜明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重要观点,毛泽东许多名篇佳作都得益于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为了回应当时党内党外对于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毛泽东历时32天实地考察了湖南5个县农民运动情况,以大量第一手材料写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得出了农民运动不是“糟得很”而是“好得很”的重要结论,对于推动农村大革命运动的继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的一个重要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开展调查研究就是走群众路线,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就没有决策权。其目的在于,推动各级领导干部树牢唯物史观,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自觉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研究解决好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突出问题,同时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创造性实践中总结新鲜经验,推动事业更好发展。

  坚持从党风、学风出发改进文风。文风不单纯是文件、讲话、文章体现出来的语言表达风格,更重要的是其思想内容反映出来的作风、学风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党风问题。早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直指党内存在的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等主观主义作风,是党性不纯的表现,是不良文风的重要根源。随后,毛泽东又专门作《反对党八股》的报告,批评写文章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作风。其突出表现是文章虽长,但“空话连篇,言之无物”,不生动、不形象,使人看了头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力纠正不良文风,积极倡导优良文风,已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一项重要任务”。

  2

  本刊编辑部:毛泽东指出,“我们破坏了洋八股和党八股之后,新的文风就可以获得充实,获得普遍的发展,党的革命事业,也就可以向前推进了”。邓小平说,“拿笔杆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领导同志要学会拿笔杆”。请您谈谈领导干部为什么要养成优良文风?

  陈理:文风事关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事关党的形象,事关党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对于领导干部来说,要开展好工作时时处处都离不开良好的文风。

  养成优良文风有助于改进党的作风。文风是作风的重要表现,文风不正,根子在于作风出了问题,改进作风必须改进文风。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显著成效,但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改进文风仍然任重道远。要把改进文风作为新时代新征程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关于改进文风的要求,以改进文风新成效不断把全面从严治党和党的作风建设向纵深推进。

  养成优良文风有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文风不正往往表现为套话、空话连篇,不触及实际问题,不回应人民群众关切,人民群众不爱看、听不进去。文风方面这些突出问题,实际上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祟,与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格格不入,任其发展下去势必严重脱离人民群众,严重损害党政机关的形象和工作效率。领导干部要从坚守党的性质宗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高度重视改进文风,制定文件、作报告、写文章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养成优良文风有助于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重视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适应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进一步总结和运用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成功经验,在不断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方面迈出新的更大步伐,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进一步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进一步把握好这一科学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更好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为广大群众所掌握,更好发挥其指导实践的理论威力。

  养成优良文风有助于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为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部署,吹响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要通过改进文风,让党的大政方针、重大决策部署更好为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知晓掌握,变成全党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3

  本刊编辑部: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指出:“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请您从党史的角度,谈谈作风、学风和文风三者之间的关系。

  陈理:毛泽东的论述深刻阐明了作风、学风和文风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并最终体现为党风的内在关系。人民群众往往从文风状况判断党的作风,评价党的形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风决定着文风,文风体现出党风。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作风、学风和文风之间的辩证关系。

  有什么样的作风、学风,相应的就会有什么样的文风。党的作风体现的是党性,起决定作用的也是党性。我们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的党性,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和初心使命的集中体现。这为我们党保持良好的作风、文风奠定了坚实基础,也对我们党保持良好的作风、文风提出必然要求。延安时期,通过开展以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为主要内容的整风运动,深挖了党的作风问题存在的根源,特别是将党的作风进一步拓展到学风、文风的层面,深化了我们党对作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我们党制定第一个历史决议,进一步清理曾经给党的事业造成严重危害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尤其是王明“左”倾教条主义,为统一全党思想,把党的七大开成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奠定了坚实基础。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明确指出,我们要完成打倒敌人的任务,必须完成这个整顿党内作风的任务。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

  学风影响作风和文风。延安整风运动期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深刻总结教条主义的经验教训,批评主观主义“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强调只有打倒了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回顾党的历史可以发现,我们党早期之所以一再出现“左”的或右倾错误,其思想根源在于主观主义,主要表现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延安整风运动实际上是一次全党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毛泽东明确指出,我们要在党内发动一个启蒙运动,使我们同志的精神从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蒙蔽中间解放出来。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成为延安整风运动的最主要任务。抓住了学风这个问题,就抓住了作风建设的根本,也抓住了改进文风的根本。延安整风运动一项重要任务是通过改进学风、文风达到改进党的作风的目的,在全党确立起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延安整风由此成为一次破除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错误倾向的思想解放运动,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个伟大创举。

  文风问题的根子在于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学风出现偏差。文风问题不只关涉语言文字表达形式,也并非只是文章有无文采和文章个性风格的问题,文风不正暴露出的是作风不实等形式主义、主观主义的问题。这是延安整风运动把反对党八股以改进文风作为整风重要内容的深刻原因。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党八股是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宣传工具或表现形式,是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藏身的地方,并列举了党八股的八大罪状,包括“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装腔作势,借以吓人”“无的放矢,不看对象”“语言无味,像个瘪三”“流毒全党,妨害革命”“传播出去,祸国殃民”等等,并一针见血地指出其最大的坏处是“非常容易使革命精神窒息”,强调要使革命精神获得发展,必须抛弃党八股,采取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

  4

  本刊编辑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反对形式主义,要着重解决工作不实的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改进学风文风会风,改进工作作风”。请您谈谈改进文风对干部教育的重要意义。

  陈理:重视思想建党,在党内开展经常性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显著优势。改进文风是干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改进文风有助于党员干部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顽瘴痼疾,培养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大力纠正不良文风,积极倡导优良文风,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制定文件、作报告、写文章,不是为制定而制定、为作而作、为写而写,而是为了回答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如果不调查、不研究,提起笔来“硬写”,写出来的东西势必不切实际、流于形式。通过改进文风,引导党员干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坚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深挖文风不正背后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根源,切实解决文山会海、花拳绣腿、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等突出问题,走出机关、深入基层,到火热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一线,聆听时代声音,回应群众关切,认真研究解决实践提出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增强文件、讲话、文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改进文风有助于党员干部提升做好工作的基本功,提高工作执行力和公信力。文风不正往往表现为不求甚解,像“收发室”“传声筒”那样简单照抄照搬照转,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讲话落实讲话,只做表面文章。通过改进文风,引导党员干部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在准确领会中央文件精神的基础上,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掌握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尤其是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运用好这一科学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实际成效。

  改进文风有助于党员干部坚守党的性质宗旨,增强群众观念。文风不正,根源在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偏差。通过改进文风,引导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牢记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进一步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拜人民为师,使文件、讲话、文章坚持人民立场,体现群众意愿,让群众愿意看、看得懂,愿意听、听得进。

  5

  本刊编辑部:中央八项规定明确提出,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目前来看,我们在理论宣传、学术研究等领域还存在哪些文风问题,有什么样的危害?

  陈理: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不懈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的作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文风也有很大改进。但改进作风的任务仍然非常繁重,改进文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形成优良文风需要持之以恒地不断努力。

  目前来看,在理论宣传、学术研究等领域还存在一些文风问题。比如,照本宣科、不求甚解、浮在面上的还不少,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入脑入心的还不够多。有的文章对一些重要理论观点的原义、提出的背景、针对的问题以及理论贡献、实践意义等理解不够深不够透,体系化、学理化阐释不够,流于表面,没有充分反映原本十分生动鲜活的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能够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入脑入心。有的文章理论联系实际不够,进行理论宣传时习惯当“二传手”,照葫芦画瓢,难于把鲜活的理论讲鲜活,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释疑解惑不够。有的文章简单照搬文件语言,不接地气,没有将其转化为群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语言表达,吸引力、感染力不够强。有的文章空话套话较多,穿靴戴帽,针对性不够强。有的文章堆砌概念,语言晦涩难懂。有的文章问题意识不强,没有很好地从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外部环境深刻复杂变化带来的新形势新挑战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出发,很好地回答实践提出的问题。有的文章脱离中国实际,生搬硬套西方概念术语,没有很好地阐述当代中国鲜活生动的创造性实践。有的文章学风浮躁、急功近利,片面追求进度和数量,甚至滋生了学术不端,等等。

  理论宣传、学术研究等领域存在的这些文风问题,是作风、学风不正的反映,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所致,违背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同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相背离的。文风不正,严重影响真抓实干、影响执政成效,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耽误实际矛盾和问题的研究解决。如果听任不良文风蔓延开来,势必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威信,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影响党的理论对群众的吸引力、感召力、亲和力,影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影响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文风不正也浪费了学术资源,影响了学术生态,损害了学术公信力,影响了学术研究质量。改进文风,是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内在要求,是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两个结合”,立足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打造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内在要求。

  6

  本刊编辑部:针对“长、空、假”的不良文风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形成“短、实、新”优良文风的要求。您认为实现“短、实、新”文风的要求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

  陈理: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长、空、假”不良文风的种种表现,深刻揭示了这些不良文风的成因,并进一步提出形成“短、实、新”优良文风的办法和途径,为改进文风指明了正确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克服“长、空、假”的不良文风、形成“短、实、新”的优良文风,使讲短话、讲实话、讲新话蔚然成风,是一个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坚持系统观念,多管齐下,从多方面进行努力。

  第一,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改进文风首先要改进作风、改进学风。“长、空、假”的不良文风根子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使然,文章假如脱离实际、一味求长,难免穿靴戴帽、面面俱到,结果只能是愈发空洞无物、言不及义,“空”和“假”也就在所难免。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深刻揭示党八股的根源在于“幼稚的、低级的、庸俗的、不用脑筋的形式主义的方法”,并科学指明解决的办法是“学会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去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强调只有这样,“我们所办的事才能办好,我们的革命事业才能胜利”。解决文风问题,首先要解决思想路线和学风、作风问题,文件、讲话、文章只有坚持从实际出发,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才能有的放矢,提出新的观点,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文件、讲话、文章的内容才能做到“实”,语言表达也才能更加观点鲜明、要言不烦、重点突出。以“实”作基础,才能避免“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舍去空话套话假话,做到能够三言两语说清楚的事绝不拖泥带水,能够用短小篇幅阐明的道理绝不绕弯子。这样形成的文件、讲话、文章,才能既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又明白晓畅、深入浅出,既有筋骨又有血肉和温度。如果离开“实”作基础,为短而短、为新而新,容易掉入另一种形式主义。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前所未有的开创性事业,前进道路上不可避免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诸如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堵点问题、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热点问题、民生方面的难点问题、党的建设的突出问题、各领域的风险问题等等,都有待一一去分析研究和破解。回答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制定文件、作报告、写文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实现“实”的文风,关键是要强化问题意识和目标导向,从实际出发,奔着问题去,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以回应时代呼声,解决群众关切,切实增强文件、讲话、文章的针对性。

  第二,加强理论素养,切实提高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要抓住事物的根本,办法是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端正文风的基本方法。“长、空、假”不良文风的一个根源,是不能很好地掌握和运用马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抓不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不能对林林总总的现象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只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提不出问题,也不能很好地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只是简单罗列堆砌材料,流于空谈。要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尤其是把握运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作为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总钥匙”,才能提高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抓住问题的根本和要害,做到既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又旗帜鲜明地亮明观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增强文章的感召力,做到以理服人、以事感人、以情动人。

  第三,创新话语体系,提高文字表达能力。“长、空、假”的讲话、文章群众不爱听、不爱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语言枯燥无味乏力,千篇一律,散发着“八股味道”。古人云,言以足志,文以足言。言而不文,行之不远。文件、讲话、文章的思想内容是第一位的,但要让思想内容充分表达出来,为群众所喜爱、所接受,又离不开良好的表达方式,需要通过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和严密的逻辑结构,才能进一步把道理说准、说实、说深、说透。“新”的文风,不仅思想内容要实、要新,表达形式也要力求创新,要通过创新话语体系,让人民群众喜欢听、愿意看、听得进、看得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许多文章讲话金句迭出,比如“打铁必须自身硬”“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钉钉子精神”“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我们的各级干部也是蛮拼的”“我要为我们伟大的人民点赞”“撸起袖子加油干”“中国梦”“APEC蓝”等等,既深刻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语言文字表达又准确生动、鲜明形象,朗朗上口,有思想、有情感、有温度、有深度,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第四,向经典著作学习,既提升思想境界,又学习良好的文风以及深入浅出的说理叙事表达。形成优良文风,要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等的著作中学习立场观点方法,学习好的作风和好的文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延安时期,在为张思德召开的追悼会上,据当时《解放日报》的报道记载,毛泽东在追悼会上作了历时一个半小时之久的讲话,“对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意义,阐述至详”。后历经修改,这篇讲话以《为人民服务》为题发表时,只有不到700字,但结构清晰、逻辑严密、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字字珠玑,读起来既通俗易懂、明白晓畅,又意味深长、耐人回味。文章不仅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张思德形象,更重要的是深刻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中国共产党人如何对待自身不足和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及面对困难挑战加强团结奋斗的极端重要性。尤其是文章以《为人民服务》为题更是全篇的画龙点睛,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宗旨、使命任务的精准概括,是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大贡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成功范例。这篇光辉著作是毛泽东无数精品力作有代表性的一篇,深刻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也潜移默化地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国人。习近平总书记著作中也有许多体现“短、实、新”优良文风的名篇佳作。收入《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的《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一篇,是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出访意大利时对菲科众议长所提问题的回应,连标点在内,也就150多字,小篇幅却说了一个大道理。当时,菲科众议长是这样问的:“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因为我本人当选众议长已经很激动了,而中国这么大,您作为世界上如此重要国家的一位领袖,您是怎么想的?”尽管只是两个领导人之间即兴式的一问一答,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答语气十分坚定,发自肺腑,掷地有声。习近平总书记说,“这么大一个国家,责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艰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并以举重运动员为例,进一步阐发担负起这份重大责任的坚定自信。问答之间,不难发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答,更多体现的是大国领袖的责任担当,是一种“大我”。“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八个大字,是习近平总书记坚定的理想信念、真挚的为民情怀、无畏的担当精神的真实写照,尽显大国领袖的风范,彰显大无大有的真挚情怀,饱含许国许民的勇毅担当,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性质宗旨,可以真切感受到其中的思想深度、情感温度和真理力量,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格魅力、人民情怀和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无私无畏。

  7

  本刊编辑部:《干部教育研究》是一份专门致力于党和国家干部教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的专业性理论期刊,请您对进一步办好《干部教育研究》提一些宝贵意见和建议。

  陈理:重视干部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的一个显著政治优势。一百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更大胜利,同我们党始终重视加强对广大党员干部教育是分不开的。今天,世界百年变局深刻复杂变化的国际形势和国内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对进一步加强干部教育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党要更好担负起团结带领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历史重任,不仅要政治过硬,还要本领高强。相信《干部教育研究》作为党和国家干部教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的专业性理论期刊,将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发挥积极作用。

  进一步强化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中有珍贵的干部教育的思想内容,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围绕干部教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干部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中央党校春秋学期开学典礼、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班开班式和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等重要场合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阐述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办好干部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可以进一步有组织地对这些重要思想开展学理化、体系化研究,为加强干部教育提供重要指导。

  进一步强化历史思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从1933年在中央苏区创办中央党校算起,中央党校已走过90多个年头,我们党开展干部教育的时间实际上还要更早一些。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中,我们党始终重视干部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是我们今天加强干部教育建设的一笔宝贵财富。要进一步有组织地加强相关实践和历史经验的研究总结,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进一步强化问题意识。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研究解决问题的起点。聚焦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干部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围绕干部教育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加强研究、提出对策。

  进一步拓宽国际视野。今天,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随着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要求干部教育要有更强的世界眼光和全球视野。要进一步强化对如何培养党员干部胸怀“两个大局”和应对外部环境深刻复杂变化本领的相关研究,还要同相关国家、政党积极开展关于干部教育经验的交流借鉴。

  祝愿《干部教育研究》办出特色,越办越好。

  (作者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学术和编审委员会原主任)

相关:

本文地址:https://www.ctbupx.cn/szxw/29075.html
最新文章
  • 023-6276-2687
  • 136-5761-5475
  • 574888563@qq.com
  • 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19号
  • 关注我们

  • Copyright © 2018-2025 重庆工商大学干部培训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渝ICP备18017634号-7 联系我们
    重庆干部培训重庆干部培训基地重庆工商大学干部培训重庆干部培训大学重庆干部培训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