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重庆工商大学党政干部培训中心官方网站!上重庆干部培训班
干部培训中心
重庆干部培训高校基地
023-6276-2687
136-5761-5475
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新闻

以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点击数:639 时间:2025-07-25 作者:重庆工商大学
式现代化推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是在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波澜壮阔历史进程中孕育而生。它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强大的生命力,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不竭动力和精神指

  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淬炼出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强大力量。要进一步筑牢推动改革开放的思想基础、实践基础、制度基础、民心基础,汇聚起亿万人民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是在探索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波澜壮阔历史进程中孕育而生。它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强大的生命力,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不竭动力和精神指引。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以改革破题、靠开放突围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以伟大改革开放精神为引领,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用改革的方法破解制约发展的难题,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赋予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活力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也是改革开放精神的鲜明标识。解放思想,是指打破习惯势力、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勇于探索和创新;实事求是,则要求我们从客观实际出发,探寻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并以此作为我们的行动依据,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推动着中国不断突破思想藩篱,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我国发展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瓶颈、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动等诸多新问题、新挑战。如果固守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式,就难以找到破解难题的有效途径。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打破思维桎梏和束缚发展的条条框框,以创新的理念和方法推动改革,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案;只有实事求是,才能深入分析问题的本质,注重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使改革措施更加科学有效。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需要我们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坚持问题导向,从实际问题出发,找准改革的切入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敢于正视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调查研究,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二是既要注重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基层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也要勇于突破陈规,敢于尝试新的改革举措,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要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大胆探索新的改革路径和方法,敢于尝试新的制度安排和政策举措。三是坚持改革成效由实践检验。改革的成效最终要通过实践来检验,要及时总结改革经验,对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做法加以推广,对不符合实际的做法及时调整完善。四是以“三个区分开来”为改革营造良好的氛围。鼓励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鲜明导向。

  开拓创新、勇于担当,增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动力

  开拓创新、勇于担当是改革开放精神的鲜明特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敢为人先、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开拓创新意味着不断突破现有的发展模式和制度框架,以新的理念、新的技术、新的方法推动事业发展;勇于担当则要求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推诿、不退缩,主动承担起改革发展的重任,以坚定的决心和勇气攻坚克难。这一精神体现了改革者的勇气和智慧,是推动改革不断前进的重要动力。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着一些体制机制障碍。体制机制障碍是改革中的一大难题,只有通过开拓创新,才能找到破解难题的新方法。同时,改革者必须勇于担当,敢于面对风险和挑战,才能推动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开拓创新能够激发改革的内生动力,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勇于担当则能确保改革举措落到实处,克服改革过程中的阻力和困难,使改革不断向前推进。

  开拓创新、勇于担当,突破体制机制障碍需要从四个方面入手。在制度创新方面,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大胆探索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等新的制度体系。在科技创新方面,要加大研发投入,鼓励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发展主动权。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勇于担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同时,要强化责任意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对在改革中表现突出的干部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进行问责,形成良好的干事创业氛围。

  开放包容、兼容并蓄,凝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合力

  开放包容、兼容并蓄是改革开放精神的重要特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海纳百川的胸怀和兼收并蓄的智慧。开放包容意味着以开放的姿态积极融入世界,加强与各国的交流合作,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兼容并蓄则要求在改革中充分吸收各种有益的因素,形成多元化的改革思路。在尊重差异、理解多样性的基础上,实现不同文化、不同制度、不同发展模式之间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需要凝聚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力量。要为改革凝聚合力,促进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合作,打破地域、行业、利益等壁垒,形成协同推进改革的良好局面。在经济领域,通过开放包容的政策,吸引国内外资源和要素集聚,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在文化领域,兼容并蓄不同的文化元素,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激发文化创新活力;在社会治理领域,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尊重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坚持开放包容、兼容并蓄,必须把握好以下原则立场。一是坚持独立自主。在开放合作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确保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二是坚持平等互利。在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交流合作时,要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则,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三是坚持以我为主。在吸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时,要结合中国实际,有选择地加以吸收和创新,确保改革成果符合中国国情和人民利益。四是坚持文化自信。在文化交流与融合中,既要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又要坚持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共产党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党的领导是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要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通过加强党的建设,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上不断攻坚克难,创造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在新时代新征程上,面对更加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任务,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伟大改革开放精神为引领,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伟大建党精神及其同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关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1&ZD024)

相关:

本文地址:https://www.ctbupx.cn/szxw/28697.html
最新文章
  • 023-6276-2687
  • 136-5761-5475
  • 574888563@qq.com
  • 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19号
  • 关注我们

  • Copyright © 2018-2025 重庆工商大学干部培训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渝ICP备18017634号-7 联系我们
    重庆干部培训重庆干部培训基地重庆工商大学干部培训重庆干部培训大学重庆干部培训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