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在重庆一年一度的防空警报试鸣放这天,我市在沙坪坝区沙坪公园广场举行了形式多样的国防动员知识宣传活动,把国防教育课堂“搬进”了城市公园。
当天上午,公园里一改往日的清幽静谧,变得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各个展板、防御装备、宣传展台前,老人、青年、小孩儿或驻足观看,或扎堆儿体验,或拍照咨询,认真了解人民防空和国防动员知识。
▲6月5日,沙坪坝区沙坪公园,重庆市2024年度“6.5”防空警报试鸣放暨国防动员知识集中宣传活动举行。记者 齐岚森 摄
装备展示成公园热门“打卡点”
当天上午,在沙坪公园门口,摆放的几个“大家伙”源源不断地吸引着马路上来往的行人。它们是“静中通”卫星通讯指挥车、“动中通”卫星通讯指挥车应急电源车、指挥方舱车和移动升降大功率警报。不少市民在围观的同时还举起手机拍照、拍视频,分享给家人好友。
公园广场上,两边的展位和8辆人防机动指挥车,将公园广场半包围“圈”了起来,置身其中,仿佛走进了一个“集市”。市民三五成群地聚集在各个展区,好不热闹。
“无人机反制枪利用电磁干扰系统可在短时间内迫使无人机返航,并且不会对无人机的再次使用造成任何影响,如若发现违规飞行的无人机出现重大安全隐患,警方可将其直接击落并依法予以处罚。”在现场工作人员的讲解后,大家的兴趣更浓了。
“这个功能也太强了,说明我们现在的装备确实是越来越先进了!”70多岁的刘富国大爷自豪地说道。
▲6月5日,沙坪坝区沙坪公园,重庆市2024年度“6.5”防空警报试鸣放暨国防动员知识集中宣传活动举行。市民正参观航母、火箭等模型。记者 齐岚森 摄
“红领巾”讲国防装备引众人点赞
“请看!这是运-20运输机,代号‘鲲鹏’,我们也可以叫它胖妞,它的载重超过66吨,可以装下坦克、装甲车,甚至是武装直升机,它的飞行速度很快,最快时速可以超过800公里,一次性最远可飞行7800公里。”在公园广场的一旁,一位身着蓝衣戴有红领巾的学生正在讲解。他叫吴乐熙,是重庆大学城第一小学校五年级的学生。
他今天的任务,主要是讲解宣传长征二号F型火箭、歼-20战斗机、运-20运输机的各种性能和在国防领域发挥的作用。讲解过程中,不断有人给他竖起大拇指“点赞”,也有小孩仰着头提问,想让眼前这个哥哥讲点更多有趣的故事。
他的同班同学陈翀予也参加了当天的活动,负责讲解我国第一枚原子弹、辽宁舰和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背后的研发故事。
“讲解过后,有很多爷爷奶奶来问我各种问题,比如第一颗原子弹就是这么大吗?东风41的射程有多远?我就给他们讲解。”陈翀予说,这是她第一次走出校门宣讲人防知识,得到了很多人的表扬,非常高兴,今后将继续学习,给大家宣传更多的国防知识。
就在他们的展台对面,重庆沙坪坝区育英小学重庆大学附属小学的学生们手执毛笔,书写标语和对联,以另一种方式向大家宣传人民防空和国防动员知识。
重庆市沙坪坝区育英小学党政办主任程景红告诉记者,今年的“六·五”时值芒种,学校便组织书法老师带了四名学生到沙坪公园现场书写对联。书写的内容多以人防和国防知识为主,也有一些芒种和端午的内容。当天防空警报试鸣放后,他们便将对联赠送给了过往的市民朋友。
▲6月5日,沙坪坝区沙坪公园,重庆市2024年度“6.5”防空警报试鸣放暨国防动员知识集中宣传活动举行。现场的国防装备展示吸引了不少市民。记者 齐岚森 摄
老年群体“扎堆儿”学习心肺复苏法
活动现场,除了对人防和国防知识的宣传,还设置了医疗救护队、信息防护队、网络攻防队、心理防护队的展台,针对老年群体开展急救知识宣传、预防电信诈骗等普及工作。
“我们做心肺复苏有几个步骤。在做胸外按压的时候,要将患者放置于平整硬地面上,找准正确按压点,保证按压力量、速度和深度……”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工作人员指导下,57岁的渝北区居民丁德荣双手交叉重叠,正按指导给假人做心肺复苏。
“他们说这个还需要用点力来按,久了还是有点累耶。”丁德荣告诉记者,“以前没见过这么多装备,好多都是第一次见。没想到今天还能学会做心肺复苏,很有收获。”
在另一侧,沙坪坝区人民医院和重庆市肿瘤医院的医生也义务“坐诊”,一边给市民“问诊把脉”,一边给他们宣传健康知识。
“今天来咨询的人还是有点多。”沙坪坝区人民医院中医主治医师秦静说,本次活动,不仅可以增强群众的爱国主义意识和国防观念,也能借此机会向更多市民群众宣传普及健康知识,传播健康生活的理念,可谓“一举两得”。
新闻资讯
开班动态
方案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