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立足于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明确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六个坚持”重要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六个坚持”重要原则相互联系、有机统一,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为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提供了行动指引。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回顾“十四五”时期,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正是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从经济实力看,2021年至2024年,我国GDP规模从114.9万亿元增加到134.9万亿元,GDP年均增长5.5%。从科技实力看,在全球国家创新指数排行榜上,我国由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了2021年的第12位,2025年进一步上升到第10位。历史和实践证明,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定海神针”,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处于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发挥好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优势,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依据规划建议编制好“十五五”规划纲要,把发展宏伟蓝图细化成施工图、路线图,确保战略部署和重大举措落地落实,确保发展不偏航、不走样,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最可靠的政治保障。
坚持人民至上
人民至上的重大原则,深刻回答了“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发展成果由谁共享”这一根本问题,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把坚持人民至上作为重要原则写入《建议》,进一步明确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深刻诠释、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利益视为最高价值取向的鲜明政治品格。“十五五”时期,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注重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满足民生需求中拓展发展空间。针对我国民生领域存在的短板,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抓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坚持高质量发展
坚持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把推动高质量发展确定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既与“十四五”规划一脉相承,又在准确把握未来五年发展大势的基础上部署了战略任务,对于我们继续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指导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产业体系优势、丰富人才资源优势,但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不足等问题仍较突出。“十五五”时期,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把新时代改革开放事业推向新境界。“十五五”时期,要继续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聚焦重点领域发力,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加快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确保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抢占新技术革命制高点,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技术攻关,聚焦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实现技术革命性突破,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
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要深刻把握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科学内涵,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持续激发市场活力、制度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十五五”时期,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有效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以有为政府弥补市场失灵,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设法治经济、信用经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好”的经济秩序,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厚植根基、激发动能。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
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十五五”规划建议将统筹发展和安全纳入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既是对党治国理政经验的传承,更是应对复杂严峻风险挑战的现实需要。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抬头,我国面临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等风险挑战更为复杂,必须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要坚持系统观念,强化底线思维,科学研判内外部发展形势,健全国家安全体系,提高风险预见能力,制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战略规划。要聚焦重点领域,筑牢金融安全、能源安全、粮食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等安全底线,为“十五五”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作者单位: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
新闻资讯
开班动态
方案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