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作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的战略部署,强调“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拓展国际循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改革和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经验。新征程上,要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高质量发展推动对外开放向更高层次跃升
高质量发展成果为对外开放奠定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2021年至2024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速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为稳定世界经济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建议》提出的“到二〇三五年实现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本身就蕴含着对发展质量与对外开放质量同步提升的期许。
高质量发展要求对外开放向更高层次跃升。中国经济靠实体经济起家,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要求我们优化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量子科技、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未来产业。这一过程需要通过对外开放汇聚全球高端要素,传统产业升级需要引进国际先进工艺和管理经验,新兴产业突破需要对接全球创新区块链,未来产业布局需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印证出高质量发展对对外开放向更高层次跃升的内在要求。
高水平对外开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对外开放通过制度创新激活高质量发展动力。与传统型对外开放不同,高水平对外开放更聚焦维护多边贸易体系,拓展国际循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服务业领域,我国扩大增值电信、生物技术、外商独资医院等开放试点,有序扩大教育、文化领域自主开放,这种以开放促改革的路径,倒逼国内市场规则与国际接轨。自贸试验区作为制度型开放的“试验田”,已实现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全覆盖。这些改革举措不仅优化了营商环境,更推动国内市场打破地方保护和分割,为高质量发展扫清制度障碍。以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为例,自2023年11月揭牌以来,通过积极破解深层次矛盾,新疆的制度型开放水平在更大范围实现提升。
对外开放以要素流动提升高质量发展资源配置效率。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实现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高效配置的关键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持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我国的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不断增强。这种深度融入全球市场的格局,使我国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例如,通过进口先进技术设备促进产业优化升级,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加速科技自立自强,通过对外投资拓展产业链发展空间等。
对外开放以拓展空间破解高质量发展瓶颈。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即“一带一路”倡议),受到国际社会普遍欢迎。十余年来,经过中国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持续努力,“一带一路”倡议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落地生根、持久发展,给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同时,这种对外开放布局也与国内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形成呼应,东部地区依托自贸港开展更高水平开放试点,中西部地区通过中欧班列融入全球产业链,东北地区借助沿边开放激活老工业基地活力,为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
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一是以贸易创新激活增长动能。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是促进经济升级的关键抓手,需着力构建“货物+服务+数字”协同发展的贸易新体系。货物贸易方面,推动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扩大芯片、高端装备等中间品贸易,扩大优质消费品进口。服务贸易方面,重点提升知识密集型服务占比。数字贸易方面,加快国家数字贸易示范区建设,促进跨境电商、云计算等业态发展,并推动建立电子支付等国际合作机制,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数字贸易企业。
二是以双向投资提质增效赋能产业升级。双向投资是链接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纽带,需实现“引进来”与“走出去”协同发力。在吸引外资方面,持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聚焦高端制造、绿色发展等领域强化“投资中国”品牌。在对外投资方面,引导企业按市场原则参与海外布局,重点支持新能源、高端装备等优势产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同时健全海外法律、金融等一站式服务体系,加强风险防控,提升投资效益。
三是以“一带一路”建设拓展合作空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是扩大高水平开放的重要平台,需推动合作从“大写意”向“工笔画”深化。在设施联通上,推进中老铁路、中泰铁路等后续建设,优化中欧班列等通道的运营效能。在产业合作上,深化绿色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合作,推动光伏、风电等绿色装备出海。在民生领域,聚焦建设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乡村学校等“小而美”项目,增进民心相通,构建“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相统一的合作体系。
四是促进区域协同,构建全域开放新格局。强化长三角、珠三角的开放引领作用,打造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枢纽。提升中西部地区开放能级,推动东北地区全面振兴。通过完善区域协调机制,确保开放红利由沿海向内陆、由城市向乡村延伸,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全域动能。
(作者单位:新疆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新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新闻资讯
开班动态
方案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