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重庆工商大学党政干部培训中心官方网站!上重庆干部培训班
干部培训中心
重庆干部培训高校基地
023-6276-2687
136-5761-5475
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新闻

马克思主义家庭观中国化的当代阐释

点击数:930 时间:2025-10-12 作者:重庆工商大学
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明晰了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价值旨归,为我们探寻新时代家庭建设的真谛指明了清晰路径。  让历史与现实相贯通,激活家国同构密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为家国同构理念提供了深厚土壤。中国共产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对这一思想进行了创造性转化与升华,将依托宗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好家风建设具有历史与现实贯通、制度与治理协同、情感与法治统一、公域与私域协调、成人与育才融通的五大特征,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家国同构”理念的创造性转化,也是马克思主义家庭观同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明晰了新时代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价值旨归,为我们探寻新时代家庭建设的真谛指明了清晰路径。

  让历史与现实相贯通,激活家国同构密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为家国同构理念提供了深厚土壤。中国共产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对这一思想进行了创造性转化与升华,将依托宗法血缘的个体家庭伦理,升华为以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为最高追求的红色家风。从李大钊“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的慷慨宣言,到方志敏对“可爱的中国”的深情礼赞,再到赵一曼“为国牺牲”的临终嘱托,无不展现出家风与信仰的高度融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年代对家庭伦理的重新诠释,成为新时代家风建设的文化底蕴与价值源泉。当今时代,家国情怀不仅仅表现为革命年代的英勇牺牲,更丰富为对国家发展的主动关注、对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对家庭幸福的共同守护,推动家国情怀从自发的情感认同升华为自觉的价值实践。现代家庭伦理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尊重和关爱,同时也注重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使新时代家风建设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持续焕发生机。

  推动制度与治理协同,强化家风建设保障。传统家风建设主要依赖家规家训的软约束与家长权威的硬性规范,虽能形成家族内部的道德秩序,却缺乏公共层面的普遍约束力,更难以抵御权力寻租对家庭伦理的侵蚀。新时代家风建设的突破性进展,在于构建了“制度引领—治理实践—文化浸润”的协同机制,实现了从家族自治到社会治理的跃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升到治国理政的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是作风的重要表现”。《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首次将“廉洁齐家”纳入党员领导干部基本要求,《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则系统部署目标任务,将抽象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可操作的政策工具。这些制度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通过“家风家教主题活动”“廉洁文化进家庭”等载体落地生根,转化为家庭成员的生活现实。这种制度引领与实践落实的良性互动,既突破了传统家风的封闭性,又避免了现代治理的制度空转,使道德规范与法律法规形成合力,为家风建设提供了刚性保障与柔性支撑。

  调和人情与法治矛盾,培育健康家风生态。现实生活中,滥用权力为亲属谋利的现象时有发生,常被误读为亲情与法治的冲突。深入剖析其根源,在于私欲对公共利益的侵蚀。历史与实践充分表明,亲情与法治并非天然对立,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缺乏亲情滋养的纯纪律约束,如同冰冷的规则机器,易导致家庭情感荒漠化,使成员关系冷漠疏离;而法治缺位的纵容放任,则似脱缰的野马,易滋生腐败,破坏家庭和谐。新时代好家风建设强调“刚柔并济”的治理智慧,法治让亲情在合法合规的轨道上运行;亲情使法治不再是冷冰冰的条文,而是充满人性关怀的规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这种对家国命运共同体的认知,使情与法在共同价值中找到契合点——法治为亲情划定理性边界,防止其沦为私欲的工具;亲情为法治注入人文温度,避免其异化为机械的规训。唯有深刻把握这种情法交融的治家之道,方能真正夯实家庭发展的根基,守护千家万户的共同幸福。

  引导公域与私域互动,塑造廉洁自觉标杆。社会主义制度下,公共领域承载全体人民的共同福祉,而私人领域则是公民依法享有的个人生活空间。新时代家风建设的要义,在于引导家庭成员在这两个领域之间合理转换角色,并形成行动自觉。在公共领域履职时,应将公共利益置于个人及家庭利益之上,恪守公共伦理;回归家庭生活时,应秉持关爱有度的原则,维系家庭温情。如此,方有利于打破传统家风中依赖家长权威的模式,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个体,让家风建设成为所有家庭成员的共同课题、共同义务。特别是担任公职、身居领导岗位的干部,其家风实践具有显著的公共示范意义。应通过带头恪守廉洁自律准则,严格约束家庭成员行为,抵制特权思想和利益输送,在公私互动中树立廉洁标杆,为全社会提供榜样。这种“关键少数”的引领,最终将转化为“绝大多数”的自觉,使廉洁家风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

  融通成人与育才目标,培育担当时代新人。新时代家风建设的着眼点,是立足民族复兴的时代需求,培育既成人又育才的时代新人。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将个体成长与社会需要相统一,实现成人与育才的双重价值。一方面,家庭成员个体的精神品格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得以完善,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另一方面,良好的家风也能促进家庭成员实践能力的提升,使其具备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的“看家本领”。通过成人与育才的双向融合,让家庭真正成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场域。

  (作者单位:梧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相关:

本文地址:https://www.ctbupx.cn/szxw/29251.html
最新文章
  • 023-6276-2687
  • 136-5761-5475
  • 574888563@qq.com
  • 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19号
  • 关注我们

  • Copyright © 2018-2025 重庆工商大学干部培训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渝ICP备18017634号-7 联系我们
    重庆干部培训重庆干部培训基地重庆工商大学干部培训重庆干部培训大学重庆干部培训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