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重庆工商大学党政干部培训中心官方网站!上重庆干部培训班
干部培训中心
重庆干部培训高校基地
023-6276-2687
136-5761-5475
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新闻

数字平台赋能乡村治理高效建设探究

点击数:387 时间:2025-08-18 作者:重庆工商大学
发展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坚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锚定强农惠农富农任务目标,着力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数字平台赋能乡村治理的核心价值  一是重构乡村治理决策逻辑,由经验依赖转向数据驱动。传统乡村治理多依赖基层干部个人经验与主观判断,存在决策滞后、靶向不准等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建设数字中国战略交汇期,乡村治理正面临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转型的关键节点。如何以数字技术为支点撬动乡村治理效能提升,成为破解乡村发展难题、实现治理现代化的核心议题。我国持续深化数字乡村建设战略部署,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坚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发挥信息化驱动引领作用,锚定强农惠农富农任务目标,着力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数字平台赋能乡村治理的核心价值

  一是重构乡村治理决策逻辑,由经验依赖转向数据驱动。传统乡村治理多依赖基层干部个人经验与主观判断,存在决策滞后、靶向不准等问题。数字平台通过数据整合与智能分析,协助治理决策从经验型向数据型转变。具体来说,一方面,可以汇聚农业生产、民生服务等多维数据,构建乡村治理“数字画像”,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另一方面,可以借助物联网监测、智能预警系统,实现对自然灾害、矛盾纠纷等风险的实时感知与快速响应。部分地区通过村级事务数字化管理平台,将村务审批、惠民资金发放等流程线上化,减少人为干预,实现全程可追溯,显著提升治理透明度与效率。

  二是激活乡村治理参与动力,由单向管理转向多元共建。乡村治理低效与“干部干、群众看”主体性缺失情况相关。数字平台通过技术赋能与机制创新,构建村民深度参与的治理新格局。积分制与数字平台的结合颇具代表性,村民参与村务监督、环境整治、志愿服务等行为可通过平台自动积分,积分能兑换生活用品、公共服务,排名还会在平台公示,形成物质与精神双重激励。

  三是优化乡村治理公共服务,由城乡割裂转向普惠共享。城乡公共服务差距是乡村治理面临的长期挑战,数字平台通过打破时空限制,推动优质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例如远程医疗让村民在家门口享受到三甲医院诊疗服务,在线教育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数字农业平台为农户提供精准种植指导与市场信息对接。数字平台更进一步地推动了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从“政府单一供给”向“公私协同”转型,降低服务成本的同时提升供给效率。

  数字平台赋能乡村治理的显著成效

  一是乡村治理效能得到显著提升。基于平台汇聚的海量数据和智能分析工具,乡村治理主体能够更全面更及时地掌握村情民意,识别潜在风险和治理痛点,使政策制定、资源配置和矛盾化解更具针对性、预见性。数字化流程再造显著压缩了事务办理的中间环节和流转时间。线上审批、电子签章、移动办公等应用普及,使得村务处理、事项办理速度加快,行政成本降低。

  二是乡村治理基层基础更加牢固。村务、财务等信息通过数字平台进行规范、及时地公开公示,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数字化留痕使得权力运行轨迹清晰可查,增强了村民对村“两委”工作的信任度,干群关系更为和谐。数字平台提供的便捷、低门槛参与渠道,不仅让在线议事、意见征集、满意度评价、积分反馈等事宜效能提高,而且有效降低了村民参与治理的时间成本和能力门槛,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推动从被动管理向主动参与的深刻转变,乡村治理的群众基础更加牢固。

  三是乡村风险防控系统得以强化。依托数字平台的实时监测、预警预报和应急指挥功能,在防灾减灾、矛盾纠纷处理、治安管理、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实现了风险的早识别、早预警、快处置。通过数据整合与智能分析,能够提前预判潜在风险点,制定针对性防控策略,可有效保障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与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乡村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数字平台赋能乡村治理的推进路径

  一是进一步夯实基础建设,强化设施覆盖与普惠接入。完善乡村基础设施需兼顾“广度”与“精度”:一方面,持续推进“村村通5G、户户享千兆”工程,重点攻坚偏远地区网络覆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企业让利等方式,降低村民网络使用成本;另一方面,加强平台适老化与本土化改造,简化操作界面、增加语音导航、开发离线功能,让老年人、低技能群体“用得上、用得好”。同时,建立基层运维体系,村级设专职信息员负责设备维护与问题响应,确保平台稳定运行。

  二是多层次提升主体能力,赋能治理主体数字素养。针对村民,推行场景化培训,通过田间课堂教农户使用农业APP,通过代际互助由年轻人辅导老年人操作健康码;针对基层干部,将数字技能纳入考核体系,开展数据分析、平台运营等专题培训,培育既懂治理又通技术的数字带头人;针对专业人才,通过技术下乡、对口支援等机制,鼓励高校、企业技术人员驻村指导,建立乡村数字人才激励机制,吸引本土大学生返乡参与。

  三是打通数据流通大动脉,构建安全高效治理体系。推动县级层面建设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统一数据标准,明确各部门数据共享的范围、权限与流程,实现“一次采集、多方复用”,减轻基层录入负担;建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对敏感信息进行加密处理,保障村民数据主权;在县级层面整合数据资源,向村级开放标准化接口,支持各村根据需求开发特色应用。

  四是持续促进区域协调性,推动靶向施策协同发展。对中西部地区,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与人才培训;通过技术输出、干部交流等方式,提升欠发达地区数字治理能力。避免“一刀切”式推广,鼓励各地结合资源禀赋、治理需求,设计差异化方案,实现数字治理与乡村特色有机融合。

  (作者系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清华大学应急管理研究基地、中国社会风险评估研究中心专职研究人员)

相关:

本文地址:https://www.ctbupx.cn/szxw/28844.html
最新文章
  • 023-6276-2687
  • 136-5761-5475
  • 574888563@qq.com
  • 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19号
  • 关注我们

  • Copyright © 2018-2025 重庆工商大学干部培训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渝ICP备18017634号-7 联系我们
    重庆干部培训重庆干部培训基地重庆工商大学干部培训重庆干部培训大学重庆干部培训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