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重庆工商大学党政干部培训中心官方网站!上重庆干部培训班
干部培训中心
重庆干部培训高校基地
023-6276-2687
136-5761-5475
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新闻

推动数字化赋能教育强国建设

点击数:351 时间:2025-08-15 作者:重庆工商大学
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实施背景下,应着眼全局,深刻认识、积极利用好教育数字化这一重要引擎,以数字之力全方位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深刻理解数字化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价值  数字化赋能教育强国建设,是适应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战略构成。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抓住全球数字化转型的历史机遇,系统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教育领域的数字化变革也随之加速推进。

  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实基础。教育现代化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当前,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实施背景下,应着眼全局,深刻认识、积极利用好教育数字化这一重要引擎,以数字之力全方位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深刻理解数字化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价值

  数字化赋能教育强国建设,是适应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战略构成。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抓住全球数字化转型的历史机遇,系统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教育领域的数字化变革也随之加速推进。从2016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到2018年《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从202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到2025年《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深化对“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部署,这一系列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清晰地勾勒出国家层面对数字技术赋能教育发展的深远考量和坚定决心。在教育信息化到教育数字化进程中,变的是数字技术赋能教育发展的深度与广度,不变的是数字技术赋能教育强国的功能趋向。数字化赋能教育强国建设已成为时代赋予的新命题,是我国顺应数字时代发展要求、适应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战略选择。

  数字化赋能教育强国建设,是推进教育强国工程的重要举措。教育强国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根本目标,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党和国家着眼于未来教育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蕴含了教育赋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期待。首先,数字化是实现教育强国目标的重要抓手,而教育数字化转型以塑造新教育格局为目标,最终亦导向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由此,数字化赋能教育强国建设成为实现目标的有效抓手,其价值共识落脚于目标共进,同向同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其次,数字化是驱动教育强国建设的强劲引擎。教育强国建设的推进需要全方位多措并举,国家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通过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以数字之力赋能学生、赋能教师、赋能管理、赋能研究、赋能教育创新与国际交流,为我国人才培养与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基础性支撑。

  系统部署数字化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实践进路

  数字化对教育强国建设的影响是全局性的,从全局性变革要求出发,数字化赋能教育强国建设主要涉及战略、物质和主体三个层面的内容。

  从战略层面看,要不断完善数字化赋能顶层设计,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方向指引。首先,应以现实问题为出发点,以战略目标、行动路径、实施保障等为建设点,面向未来总体规划建设思路和策略。宏观层面关注教育数字化政策、国家数字基础设施与标准体系建设、公共教育资源、教育治理模式与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等,中观与微观层面关注地方、学校、企业、研究机构、课程、教学、数据等相关要素。其次,要协调好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深入了解世界教育强国的战略、技术和行动,统筹中国特色与国际经验,探索数字化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中国方案,增强竞争力。

  从物质层面看,要不断强化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基础支撑。首先,要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政府部门应做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布局,尤其要重视对欠发达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与投入,引导形成全国一盘棋的新型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良好局面。二是应积极推进通信基站、校园宽带、终端设备等物理空间和在线资源、信息系统、智慧平台等网络空间的双向智能化升级,以打造泛在互联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格局。其次,要优化数字化教育资源供给。基于我国教育资源供给现状,构建高质量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供给体系,应以资源开发、资源管理为抓手,为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注入活力。一是可以利用数字新兴技术开发数字教育资源,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创新资源供给模式,实现数字教育资源的有序整合与精准推送。二是应推动数字化教育资源供给多主体参与,基于网络互联优势促进政府、企业、学校等多主体共同参与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三是要促进数字资源建设相关标准的推广和应用,为资源共建共享奠定基础。

  从主体层面看,要提升相关主体的数字素养与能力,为赋能教育强国建设提供行动支持。数字化赋能教育强国建设最终要通过人来实现,人的数字素养与能力水平决定了数字化赋能的作用大小与最终成效。为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支撑、驱动作用,应将数字素养与能力培育放在重要位置,多措并举,全面提升师生的数字素养与能力水平,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行动支持。首先,应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数字技能专项培训提升教师的能力水平,同时构建教师数字素养评价机制,以评促进,不断提升教师数字胜任力。其次,应以系统化培育机制构建为重点,将数字技能培养纳入学校教育目标,加强对学生数字素养的跨学科协同培育,强化不同学段间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衔接,同时推动完善“家校社”多主体协同培育机制,全面提升学生数字素养与能力。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相关:

本文地址:https://www.ctbupx.cn/szxw/28824.html
最新文章
  • 023-6276-2687
  • 136-5761-5475
  • 574888563@qq.com
  • 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19号
  • 关注我们

  • Copyright © 2018-2025 重庆工商大学干部培训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渝ICP备18017634号-7 联系我们
    重庆干部培训重庆干部培训基地重庆工商大学干部培训重庆干部培训大学重庆干部培训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