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传播好马克思主义,不能照本宣科、寻章摘句,要大众化、通俗化。”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在新时代做好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通俗化传播指明了方向。科学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能迸发出磅礴伟力。“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是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阵地,自上线以来,一直坚守人民立场,致力于让党的创新理论“走向”人民群众,采取多种举措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一是深化新认识,以理论学习的日新日进带动总书记思想和形象宣传出新出彩。理论学习是思想传播的源头活水,是宣传工作的重要前提。唯有学深悟透,宣传阐释才能精准有力、直抵人心。新时代以来,宣传思想文化领域最大的理论成果,便是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这一重要思想赓续历史文脉、植根深厚实践,是“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重大创新成果,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集大成而开新局的旗帜性作用和里程碑意义。“学习强国”始终把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展现习近平总书记大党大国领袖形象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精心打造“每日文化思想金句”“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等系列专题,深入阐释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其中,《习近平文汇》专栏,系统集纳总书记自正定工作以来所有公开发表的文章,分成59个专题,共1100万字。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发了人工智能助理,能够快速汇总整理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某一问题的相关论述摘要,并提供对应观点的原文链接,为用户提供更权威、更便捷的精准查找和深入学习支持。目前通过一体机为党政机关服务,下一步也将通过客户端、电脑端为用户服务。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理论体系,随着学习宣传贯彻不断深入,必将在鲜活的实践创新中深化理论创新,在蓬勃的文化发展中推进理论发展。未来,我们将持续精研其原理方法、领会其谋划部署、感悟其治国智慧,通过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理论学习与实践工作紧密结合,找准宣传的站位和方向,不断提升宣传报道的理论高度和思想深度。
二是锤炼新文风,以质朴清新、鲜活生动的表达让党的创新理论春风化雨、入脑入心。文风不仅是语言问题、技术问题,更是作风问题、思想情感问题。转变文风是理论传播的重要抓手,更是连接党心民心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深入践行“四力”,扎根基层、贴近群众,增进群众感情,多运用群众鲜活语言,多联系群众身边事例,善于把政治性、理论性、思辨性论述转变为日常交流,把严肃严谨的文件话语表述成百姓语言,讲有思想的新话、有筋骨的短话、有温度的大白话,力戒空洞抒情、生硬堆砌、人为拔高,让党的创新理论春风化雨、滋养人心。“学习强国”积极践行“短实新”的要求,今年以来,策划推出原创评论栏目“舆是乎”,直面社会热点,聚焦民意焦点,撰写《出海的沙县小吃,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丑萌”Labubu,凭啥成年轻人“社交硬通货”?》《非遗“淬炼新生”,靠“守艺”更靠“创艺”》等两百余篇新锐评论。以“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鲜活表达,以新颖明快、富有活力的笔触,生动阐释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伟力,让理论传播既有思想深度,更富情感温度。下一步,我们将根据用户更喜欢看短视频的需求,推出可视化产品,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三是拥抱新技术,以沉浸式、互动化的学习体验实现理论宣传的“破圈”“跨界”。当今时代,随着PGC、UGC、AIGC的全面普及,理论传播正面临与海量内容争夺用户注意力的严峻挑战。如何善用新技术打破圈层壁垒,实现从“单向灌输”到“双向奔赴”,成为新技术条件下理论传播的关键所在。这两年,我们积极拥抱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先进技术,在精准触达上,注重算法技术在理论传播中的运用,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需求,通过分众化、精准化传播,实现“信息找人”,确保有价值的信息服务触达有需要的目标群体,把“我们想说的”和“网民爱看的”“平台提供的”和“用户喜欢的”结合起来,持续推动理论传播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在沉浸体验上,探索运用VR/AR等沉浸式技术,打造互动学习新场景。9月份我们将推出线下巡展的《长征·英雄》VR大空间项目,用虚拟现实技术再现长征历史场景,让广大观众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长征的艰辛与伟大,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悟伟大的长征精神。在全场景覆盖上,依托强国机、强国TV、车载版、航空版、乡村大喇叭、智能音箱、智慧屏、智能学习本等多终端设备,打造线上线下传播矩阵,使党的创新理论无缝融入日常生活。在前瞻布局上,我们将DeepSeek、通义千问等国产大模型与“学习强国”主流价值语料库深度结合,研发“学习强国”政务大模型,力求让广大用户在“日用而不觉”中深切感悟思想伟力。
四是打造新品牌,以小切口讲大主题的精品栏目构建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传播生态。品牌化建设是提升传播影响力与辨识度的重要路径。精品栏目作为核心载体,承载理论精髓、吸引用户关注、塑造深刻记忆点,其要义在于将宏大叙事融入日常烟火,通过短视频、微纪录片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作上下皆宜的内容,于潜移默化中实现理论传播的“润物无声”。为此,“学习强国”策划推出“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沿着边境看中国”“沿着海岸看中国”等系列原创融媒体报道,通过高水平策划、高质量生产、高效率传播,不断增强理论传播的引领力、影响力、带动力。此刻,我们的记者团队和一批正能量网络大V正在国道219和331的边境线上开展为期4个月的“沿着边境看中国”的采访,通过一个一个小切口的融媒体报道,真实鲜活地为我们的用户讲述党的创新理论的边疆实践故事。下一步,我们将启动“沿着长江看中国”“沿着黄河看中国”,结合长江黄河沿线各省份的实践创新,小切口讲述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五是培育新血液,以严管厚爱的培养机制锻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新时代宣传铁军。理论传播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才,“学习强国”是中宣部主管主办的互联网平台,旗帜鲜明讲政治是人才队伍建设的生命线。我们始终要求全体同志:树牢政治观,自觉从党中央的角度思考谋划工作,将个人职责放到党中央工作大局中考量,努力为工作大局提供有效支持,不断提升网上正面宣传质效。强化用户思维,必须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践行宗旨意识,在推进系统性变革中强化用户观念,把内容供给和用户需求紧密结合起来。遵循传播规律,新媒体传播绝不是把传统媒体的内容直接搬到新媒体平台上传播,而是要基于互联网传播规律来谋划网络宣传,生产更多小切口讲述大主题、有“网感”、群众喜爱的融媒体作品。注重实践历练,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有计划地把人才放到关键岗位、实践一线等“练兵场”“炼钢炉”中摔打锤炼,既在政治上工作上严要求,也从思想上成长上多关心,为人才成长和施展才华提供广阔舞台。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是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责无旁贷的职责使命。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探索开展理论传播的新方法新路径,助力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奋力书写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时代新篇。
(作者系中宣部宣传舆情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总编辑)
(来源:根据“感悟思想伟力 激扬文化自信”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通俗化传播研讨会交流发言材料整理发布,供学习参考)
新闻资讯
开班动态
方案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