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是各级党委宣传部门的重大政治责任,重庆市委宣传部强化担当,守正创新,在《重庆卫视》团队全力配合下,迭代升级大型理论传播电视节目《思想的力量》,积极探索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网络化、视频化传播新路子。
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科学的理论只有被群众接受,才能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现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当前,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变、多样的特点日益明显,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媒介技术持续迭代、视频传播能级提升,为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经过认真调研总结,主动适应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习惯的新变化、迭代升级重庆卫视《思想的力量》,节目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持续提升,走出了一条主流媒体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阐释传播的新路子,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有几个方面的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精选专家学者,让理论宣传既“严谨规范”,又“通俗生动”。讲好党的创新理论,选好专家是基础。在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姜辉同志的亲自带领下,我们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知名专家库,根据每季节目的主题,精心遴选主讲嘉宾,努力做到既把理论讲透,又把理论讲活。到目前为止,节目已邀请辛向阳、秦宣、杨金海、王向明、郑长忠、白显良等全国知名专家作为主讲嘉宾,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思想的力量》总开篇中,王向明教授讲述李大钊英勇就义时哽咽落泪。这个动人瞬间制作成短视频发布后,全网传播量破千万。主讲嘉宾的人格化叙事,赋予理论传播以情感的力量,引发观众情感与思想的共鸣,实现“以理服人”与“以情动人”的有机融合。
二、坚持落地可见,让理论宣传既“上接天线”,又“下接地气”。内容的表达贵在质朴与真诚,理论的传播赢在鲜活与生动。《思想的力量》内容选题围绕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体构架,在全国率先打造党的创新理论实践案例库,根据每期节目不同主题,面向全国精选实践案例,以小切口展现大主题、以微故事讲述大道理、用实践成果回答理论问题,全方位、多视角呈现全国各行各业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实践。例如,在节目第二季第一期《共建共治,共享一个家》中,聚焦老百姓关心的基层治理难题,重庆市巴南区社区工作者李自玲分享了自己如何通过“邻事共商、邻里共治、邻情共融、邻幼共育、邻老共助、邻理共学”的“六邻工作法”,把陌生人变成一家人,让观众对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有了更直观更深入的认识。节目通过典型案例的时代性、现实性和贴近性,搭建起普通大众与科学理论之间的桥梁,有力推动了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见行见效。
三、善用互动化方式,让理论宣传既“可亲可近”,又“可感可及”。把“你说、我听”的单向“灌输式”宣传,与“我问、你答”的双向“互动式”交流结合起来,既说理又陈情,让听众听得懂、愿意听、喜欢听,是打通理论宣传“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思想的力量》采用了“理论大咖演讲+一线分享人讲述+深度演播室访谈+权威专家点评”的复合式叙事链。来自全国各行各业的分享人以第一人称讲述,将宏大理论转化为可触可感的奋斗故事;专家点评画龙点睛,深刻揭示思想引领实践的伟力,实现思想阐释与共识凝聚的结合。例如,在节目第二季《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的互动中,有观众提出如何理解“大综合一体化”概念,现场专家以重庆九宫格火锅妙喻,将美味的火锅盛宴比作治理的目标,而每个格子就像不同的部门,汤汁在格子的小孔间流动就似资源的共享,火候的掌控类似数字化平台的精准实时调控。最后得出结论:会烫火锅就能更好地理解“大综合一体化”,在互动中完成理论的翻译和解码。节目以观点碰撞、理论解构、故事点评、答疑释惑等方式,在学理化叙事与人格化叙事的双重推进中,丰富了学理含量,提振了传播声量。
四、创新视频表达,让理论宣传既“直观真实”,又“鲜活有趣”。根据《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91亿人,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10.4亿,视频传播成为主形态、主力军。我们主动顺应趋势,在节目中采用时下观众喜欢的剧院式演讲形态,注重网感化、接地气的表达,创新融入语言、声音、文字、影像等多种媒介。同时,深度融入短视频基因,90%以上环节均设计为独立成篇、3分钟以内的高传播性“思想切片”。例如,在第三季创新设置环节《我眼里的中国》,让外籍嘉宾讲述他们眼中的中国。每期时长不到3分钟,既可以嵌入节目成为解读“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案例,又可单独切条,转化为互联网端的新媒体独立产品,取得了较好的全媒体传播效果。此外,节目以4K超高清拍摄,结合“AI短片+动画短片”多样态呈现,运用AIGC生成不同风格的画面,着力将理论阐释与观感体验、实践感悟相贯通,引导观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思想与时代的交融。
五、强化矩阵传播,让理论宣传既“登堂入室”,又“进圈入群”。再好的节目,不能抵达群众,就没有成效。为了提升《思想的力量》传播质效,我们构建了重庆卫视、第1眼新闻、中央媒体、市级媒体、网络媒体和其他媒体为一体的传播矩阵。比如,我们积极用好社交媒体,《思想的力量》新媒体原创“观察实践团”微视频,在“第1眼新闻”的抖音账号传播十分活跃,达到了千万量级传播效果。截至目前,《思想的力量》台网联动触达人次已超过3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做好理论宣传使命光荣,但同时又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既要带着责任,更要充满情感。事非经过不知难,近一年来,我们勇敢闯、稳步试,既守道路之正、又创路径之新,既守原理之正、又创观念之新,既守立场之正、又创方式之新,取得了阶段性的工作成效。去年12月,《思想的力量》首季在重庆卫视一开播,就位列同时段地方卫视收视率第一。截至目前,节目获中宣部《每日要情》单篇报道,国家广电总局《广电视听评论》肯定节目实现“理论可视化、传播轻量化、影响精准化”,全面上线中宣部“学习强国”总平台,节目获《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党建网等权威平台关注报道,入选2025中国网络文明大会“蒲公英行动”典型案例。在各方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节目已逐步成为现象级电视理论传播品牌。
《思想的力量》的实践探索证明:理论需要“破壁”,方能直抵人心;传播唯有“共情”,才能澎湃不息。“行百里者半九十”,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要善作善成、久久为功。下一步,我们将在中宣部的指导下,广泛学习借鉴各地经验,努力将《思想的力量》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力和重庆辨识度的理论传播品牌,让党的创新理论彰显出更加强大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
(作者系重庆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来源:根据“感悟思想伟力 激扬文化自信”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通俗化传播研讨会交流发言材料整理发布,供学习参考)
新闻资讯
开班动态
方案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