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重庆工商大学党政干部培训中心官方网站!上重庆干部培训班
干部培训中心
重庆干部培训高校基地
023-6276-2687
136-5761-5475
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新闻

数字赋能“四个精准”提升高校思政教育效能

点击数:896 时间:2025-05-24 作者:重庆工商大学
现教育数字化转型并快速构建思政工作体系的关键措施。如何通过数字化精准赋能高校思政教育,是关乎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推动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问题。  精准识别:全面掌握学生思想动态  精准识别是数字思政赋能的基础,旨在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时捕捉学生的思想动态、兴趣倾向和行为模式。传统思政教育往往依赖于教师的观察和问卷调查,难以及时掌握学生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进教育数字化。教育数字化不仅为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找到了重要突破口,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和提供了新的实践空间。积极推动数字思政的发展,通过数字化手段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是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并快速构建思政工作体系的关键措施。如何通过数字化精准赋能高校思政教育,是关乎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发展、推动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问题。

  精准识别:全面掌握学生思想动态

  精准识别是数字思政赋能的基础,旨在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时捕捉学生的思想动态、兴趣倾向和行为模式。传统思政教育往往依赖于教师的观察和问卷调查,难以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变化。通过引入数字技术,思政工作者能够全面收集与分析学生在数字环境中的活动数据,包括搜索历史、浏览习惯、互动行为等,进而从中洞察学生的兴趣、立场、情感态度和行为模式。数字化手段为精准识别提供了数据支持和技术保障。一是数据整合与分析。数字思政通过整合学生在学习、社交等方面的数字足迹,生成学生的个性化“画像”,并通过数字技术分析,识别出学生对某些教学内容的积极或消极反应。比如,学校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在线学习行为数据、课后问卷调查、班级讨论等数据的分析,及时掌握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的关注点、疑惑点,感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和素质教育需求,营造更具多元化、人性化的素质教育教学环境。二是技术支持与方法创新。在精准识别过程中,数字技术的支持至关重要。学校可以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挖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特征和思想动态,促进思政工作者根据即时反馈灵活调整教学计划和工作策略,从而为优化教育质量和效果提供方向指引。三是预测趋势和需求动态。与仅限于小数据的分析相比,“全数据”分析带来了更高的精度,并揭示了之前难以察觉的细节,使得识别复杂且表面上不相关的数据背后隐藏的问题及其根本原因成为可能。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数字思政可以预测教育需求的变化趋势和新兴教育需求,思政教育者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动态调整教学内容,从而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增强数字思政吸引力和引领力。

  精准定位:优化资源配置与教学策略

  精准定位是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将思政教育资源和学生需求进行有效匹配,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错配。它强调根据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习需求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优化教学策略,实现教育资源与教育需求的最佳匹配。一是资源配置优化。数字化手段有助于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思政教育资源库。通过数据分析,将线上课程、校史资源等与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精准匹配。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调整资源的配置与供给,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二是教学策略调整。精准定位还体现在对教学策略的优化上,通过分析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掌握学生在某些教学环节中的疑难点,使教师能够适时调整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学生对某一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进而引入线上互动教学模式,在互动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三是反馈持续改进。数字化工具的使用,使得反馈更加动态化和实时化。学校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线学习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及时反馈给思政教育工作者,帮助思政教育工作者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与不足。同时,学校定期对教学数据进行分析,评估资源供给与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形成持续改进的教育闭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和教学方法,从而实现思政教育的动态适应和持续提升。

  精准供给:提供个性化教育内容

  精准供给强调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内容,使思政教育更具灵活性和个性化。传统的思政教育内容相对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精细化的资源分配和教育内容的个性化配置,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和支持,使教育资源的供给更加灵活。一是个性化内容供给。通过大数据分析,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内容,包括视频课程、在线互动、VR体验等。数字平台通过对学生学习行为和兴趣点的分析,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例如,对政治理论有深入兴趣的学生,平台可以提供更高级别的学习资源;而对某些社会热点关注的学生,则提供相关专题讲座,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价值观。二是动态调整与更新。数字系统根据数据分析和情况反馈,可以实时更新教育资源库,自动调整教学资源的分配,确保每位学生既能获得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和教学支持,又能接触到最前沿的思政动态。例如,在社会热点事件发生时,学校可以利用在线平台,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动态调整课程内容,将热点事件纳入教学范畴,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这种动态供给模式能够确保教育内容与时俱进,提升学习效果。三是个性化支持与反馈。通过数据分析,平台可以主动识别学生的学习瓶颈和需求,并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指导,从而实现学习过程的闭环管理。个性化支持与反馈机制的引入,将精准供给的教育模式推向一个更高层次。通过智能化系统,学生不仅能获得适配的教育资源,还能享受到个性化的支持服务和及时的反馈。这种闭环式的学习支持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增强他们的参与感与幸福感,实现思政教育情感关怀与价值引导的双重目标。

  精准评价:构建多维度评价体系

  精准评价是数字赋能思政工作的关键,通过数据分析全面评估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形成闭环式教育反馈。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局限于考试成绩,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数字化赋能为评价体系的完善提供了新的契机。一是构建数据驱动的评价体系。学校可以利用数字化评价平台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多维度评价,包括学习进度、参与度、互动性等。通过构建数据驱动的评价体系,学校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思想状况,为教师提供教学改进的参考依据。二是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通过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数字化技术使得数据能够主动提供信息,补充传统评价中因主观判断可能忽略的关键维度,从而动态优化评价指标,使评价结果更科学、全面和精确。三是提供有效的干预方案。数字化分析技术可以纵向追踪学生的成长历程,横向收集其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数据,构建个体及群体的综合大数据库。借助预测分析功能,科学预测学生的学业表现和未来发展轨迹,及时提供有效的早期干预方案。如定制化的辅导计划、个性化学习资源和心理健康支持,以提升思政工作效果。

  数字赋能“四个精准”为高校思政工作提供全新的路径,通过精准识别学生需求、精准定位教育资源、精准供给个性化内容、精准评价教育成果,全面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效能。数字化手段的应用,不仅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使得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高校思政教育应该在继续深化数字赋能方面下功夫,构建更加完善的数字思政体系,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向更高水平迈进,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

  (作者系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党委副书记、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研究员)

相关:

本文地址:https://www.ctbupx.cn/szxw/28139.html
最新文章
  • 023-6276-2687
  • 136-5761-5475
  • 574888563@qq.com
  • 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19号
  • 关注我们

  • Copyright © 2018-2025 重庆工商大学干部培训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渝ICP备18017634号-7 联系我们
    重庆干部培训重庆干部培训基地重庆工商大学干部培训重庆干部培训大学重庆干部培训高校